碳纖維復合材料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,是將碳素纖維這種高性能纖維應用于土木工程,利用樹指類材料把碳纖維粘貼于結構或構件表面,形成復合材料體CFRP,通過其與結構或構件的協(xié)同工作,達到對結構構件補強加固及改善受力性能的目的。
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所用碳纖維材料,主要為二種,碳纖維與配套樹脂。其中碳纖維的抗拉強度為建筑鋼材的十幾倍,而彈性模量與鋼材相當,某些種類(如高彈性) 碳纖維的彈性模量甚至在鋼材的2 倍以上,且施工性能與耐久性良好,是一種很好的加固修復材料;配套樹指則包括底層樹脂、整平材料及粘浸樹脂,前兩者的作用是為了提高碳纖維的粘結質(zhì)量,而后者的作用則是使碳纖維與混凝土能夠形成一個復合性整體,并且共同工作。
1 板梁構件加固中的應用
目前混凝土加固通常采用增大截面加固法、置換混凝土加固法、外粘型鋼加固法、外粘鋼板加固法、粘貼纖維復合材加固法等方法。粘貼纖維復合材法具有強度高(抗拉強度高于普通鋼材十倍以上)、比重輕、耐久耐腐性好、施工便捷、技術成熟等優(yōu)點。
碳纖維粘貼采用碳纖維配套樹脂(環(huán)氧樹脂),具體施工方法如下:
混凝土表面處理,即打磨混凝土表面,去除表面灰漿及疏松部分,使用吹風機吹去浮灰;配制并涂刷底膠,將底膠按主劑:固化劑,2∶1(質(zhì)量比)的比例混合,攪拌3~5 min,至充分均勻后使用;配制找平膠并對不平整處修復處理;配制并涂刷浸漬膠,將混合后的浸漬膠涂刷在加固位置,粘貼碳纖維布。
碳纖維補強對加固構筑物有著卓越的效果,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原來建筑的結構特點,不增加構筑物的重量,不改變原建筑結構的外型,施工速度快且工程造價低。碾子溝水庫泄洪洞加固施工僅用時4 d,投資4 萬余元便解決了安全隱患,目前,泄洪洞運行良好。
2 水工隧洞加固中的應用
水工隧洞受水流的沖刷、磨損、氣蝕等,隨運行時間的增長,會出現(xiàn)裂縫、滲漏、老化等問題,嚴重影響結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。傳統(tǒng)的噴混凝土或掛網(wǎng)澆筑混凝土等水工隧洞加固技術,相當于對隧洞進行二次襯砌,施工難度大、周期長,經(jīng)濟效益差,且改變了隧洞的過流斷面,投入使用一段時間后,又要面臨新的加固問題,周而復始形成惡性循環(huán)。
湖南桃花江的灌溉、發(fā)電引水道由壩內(nèi)管道、壓力隧洞和鋼筋混凝土壓力管道組成。鋼筋混凝土壓力管道為露天管道,灌溉管直徑為2.4 m,壁厚0.4 m,管長11.5 m;發(fā)電管直徑為1.75 m,壁厚0.3 m,管長5.4 m。輸水管道運行至今已有30多年,鋼筋混凝土壓力管道混凝土碳化嚴重,管壁裂縫較多且漏水嚴重。
修復加固具體做法是沿鋼筋混凝土發(fā)電管、灌溉管的全長和全斷面粘貼碳纖維布和玻璃纖維布。該工程2002 年12 月15 日開工,于2003 年1 月25 日基本完工。經(jīng)過一年多運行檢驗,加固效果良好,工程造價比鋼板襯砌加固降低了30%~40% 。
碳纖維材料在隧洞加固中優(yōu)點十分突出,主要如下:
?。?)可以任意裁剪,加固各種形狀(圓形或復雜曲面)的結構。
?。?)加固補強時不需要使用大型加固機具,工程效率高,施工速度快。
(3)耐腐蝕、抗?jié)B、抗沖刷。
?。?)碳纖維布糙率(0.007),低于混凝土表面糙率(0.014),在加固段可以增大流量系數(shù),提高管道的過流能力。
(5)可有效封閉混凝土裂縫,從而延緩或消除裂縫的出現(xiàn)和擴展。
?。?)加固后不改變原有斷面的大小和形狀。
?。?)加固效果好,不需要進行后期維修,較為經(jīng)濟。
4 施工中需注意的問題
(1)粘帖碳纖維布時,必須驅(qū)除纖維絲內(nèi)的空氣,使碳纖維布表面平整。當出現(xiàn)空鼓且面積少于100 cm2 時,采用針管注漿方法填實空鼓;空鼓面積超過100 cm2 時,應切除后重新粘貼。
?。?)碳纖維布粘貼時需搭接的,搭接長度應滿足規(guī)范要求,一般應不小于10 cm。
(3)粘貼碳纖維布時一定要根據(jù)碳纖維所起作用,選擇正確的纖維方向。
?。?)碳纖維布為導電材料,施工時應采取相應的有效保護措施。
?。?)后續(xù)施工不得破壞已經(jīng)完成的碳纖維,不得靠近碳纖維焊接、烘烤。
5 結語
碳纖維加固主要用于加固受拉、受剪、拉彎的鋼筋混凝土構件,且理論已十分成熟,相應計算可依據(jù)《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(guī)范》GB50367-2006及《碳纖維片材加固修復混凝土結構技術規(guī)程》(CECS146:2003)。
碳纖維材料雖然具有十分突出的優(yōu)點,但也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,一是進口碳纖維布產(chǎn)品價格比較昂貴,而國內(nèi)產(chǎn)品的質(zhì)量性能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。例如材料的勻質(zhì)性較差導致受力不均,碳纖維片預浸樹脂含量過高,碳纖維斷絲率過高,樹脂質(zhì)量也欠佳,這些都影響補強質(zhì)量;二是對于一些特殊構件,加固理論還不成熟。